访问官网登陆入口

亚星化学:百年国企的新材料转型之路

一、基本信息

潍坊亚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(股票代码:600319)成立于1994年,总部位于山东潍坊,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,注册资本3.88亿元。公司前身可追溯至1921年创立的山东潍县裕鲁颜料股份有限公司,拥有百年工业传承。作为化学原料与制品制造企业,其核心业务覆盖氯化聚乙烯(CPE)、聚偏二氯乙烯(PVDC)树脂、离子膜烧碱等产品研发生产,是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企业:cite[9]:cite[10]。

资本与股权结构

2025年5月,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亚星新材料引入四家国资背景战略投资者(动能嘉元、国运综改等),融资2.2亿元,投前估值7亿元。融资后母公司持股比例降至76.08%,仍保持控股地位:cite[1]:cite[7]。

二、业务范围

核心产品矩阵

  • 主导产品:氯化聚乙烯(CPE)产能全球领先,曾占国内外市场30%份额,采用全球独家酸相法工艺
  • 新材料布局:聚偏二氯乙烯(PVDC)树脂、水合肼、ADC发泡剂
  • 基础化学品:离子膜烧碱(12万吨/年)、双氧水(15万吨/年):cite[2]:cite[4]:cite[9]

技术优势与认证

拥有含氯聚合物研发中心,通过德国西门子PCS 7系统实现生产控制,产品具备无盐分、高白度、电绝缘性优异等特点。亚星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,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:cite[4]:cite[9]。

三、运营情况

财务表现与挑战

  • 2024年营收:9.10亿元(同比+10.37%),但净利润亏损9703万元,主因CPE产品价格受行业竞争压制
  • 2025年Q1:营收1.99亿元(同比+5.61%),归母净利润亏损4604.51万元
  • 子公司业绩:亚星新材料2024年亏损7200万元,营收4.94亿元:cite[1]:cite[5]:cite[8]

产能建设

搬迁厂区后建成5万吨/年CPE、12万吨/年烧碱、15万吨/年双氧水项目,目前正加速推进PVDC产线建设:cite[5]。

四、战略规划

双轨融资策略

  • 股权融资:2025年5月子公司引战投2.2亿元,专项用于PVDC项目建设
  • 债权融资:同期通过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议案,拟募资不超过2.2亿元优化负债结构:cite[5]:cite[7]

业绩对赌条款

与战投协议约定关键节点:PVDC产线需在2025年12月31日前投产并签订主要客户订单,否则触发回购条款。目标2025年实现40亿元营收规模:cite[2]:cite[4]:cite[8]。

五、人才团队

产学研合作

2025年2月与潍坊学院共建“高分子材料技术研发中心”,聚焦技术应用研发与高层次人才培养:cite[3]。

专业人才引进

2025年3月通过烟台大学等高校招聘化工工艺、设备运维、自动化工程师,本科起薪5500-6000元/月,强化技术团队建设:cite[9]。

六、品牌与声誉

行业地位

  • 全球最大酸相法CPE生产企业,曾掌握30%国际市场份额
  •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、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等认证:cite[4]:cite[9]

环保创新

生产过程实现无废酸水排放,副产盐酸可全部回收利用,工艺符合绿色制造标准:cite[4]。

七、历史与发展

百年沿革

  • 1921年:前身山东潍县裕鲁颜料公司创立
  • 1994年:改制成立潍坊亚星化学
  • 2001年:登陆上交所主板上市
  • 2022年:营收超8亿元(同比+300%):cite[4]:cite[9]

转型关键期

2023年布局钒电池储能技术,2024年受CPE行业竞争拖累业绩,2025年战略聚焦PVDC新材料突破:cite[4]:cite[8]。

八、合作伙伴

战略投资者

省级国资平台占主导,包括山东动能嘉元基金(出资1亿)、国运综改(青岛)(出资8000万)、山东国控资本(2500万)、国投资产(1500万):cite[5]:cite[7]。

产学研协同

与潍坊学院、烟台大学等建立人才输送及技术研发合作,共建博士服务站:cite[3]:cite[9]。

九、技术与创新

专利突破

  • 2025年1月:获“氯化聚乙烯晶点检测装置”专利,提升产品质量标准
  • 2025年7月:取得“微泡反应生产氯化聚乙烯的方法及装置”专利(CN119841985B),优化生产工艺:cite[6]:cite[10]

技术储备

全球独家酸相悬浮法工艺,配备60m³全球最大搪瓷氯化反应釜,拥有59项专利及54条商标信息:cite[4]:cite[10]。

← 返回亚星官网列表